close

註解如下

人類的意識系統可以大約的分為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以心為作用點,凡是受到外界事物所牽引而產生的意識,例如說有人誇讚你而你在內心覺得高興我們稱之為外在意識,另外一種意識形態是屬於內在自發的,也就是說雖然沒有任何來自於外在的原因,但是你依然會覺得自己的內心有一些意識存在或者是喜怒哀樂的情緒產生,這種和外在事物沒有關聯的意識我們稱之為內在意識。

通常我們都生活在外在意識當中,也就是說我們時常都受到外在事物的牽引,自己的情緒會隨著外來事物的變化而起舞,極少有人能夠發現到自我的內在意識。

但對於一個能夠觀照自己,也就是說在不停修行或者是想要昇華自己心靈境界的人來說就不一樣了,由於它能夠不停的觀照,所以除了能夠觀照到自己的外在意識之外,同時也能夠深深的觀照到自己的內在,這樣的人我們尊敬他,所以可以稱它為觀自在菩薩。

一般人由於只注重在外在意識方面,所以他會認為自己的情感是真的而所謂的內在意識卻是空泛的或者是不甚明瞭的,但如果一個人能夠非常仔細地察覺到內在意識的話,那麼當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於內在意識時,由於它的感官已經不受到外在事物的影響,外在的一切成為若有似無,所以他就會認為外在的一切事物是空的,觀自在菩薩就是如此,由於觀照是一種非常客觀未完全不受外在影響、沒有思想判斷的情緒,所以觀自在菩薩除了能夠十分了解外在的情緒變化之外,當然也能夠非常清楚的了解到自己內在的意識變化,當他在深深的觀照也就是說進入一種深深的禪定狀態時,一種非常舒適而解脫,完全信任沒有任何懷疑像是回到心靈的家一樣的感覺就會產生,這種感覺像是一種智慧,一種能夠在迷惘多年而最後終於又回到心靈故鄉的智慧,這種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所謂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意識也就是說當有一位很會觀照自己內在的人在運用這種觀照的智慧而產生一種無比的安全、舒適、自信和宇宙合一的感覺時,他會「照見五蘊皆空」,所謂的五蘊也就是能夠影響我們感官的一切事物,譬如說:顏色、聲音、行為、他人的語言、景物等等外在事實,所謂的「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說見到世上的一切原來都是不存在的,為什麼會如此呢?這個照見的「照」字就是關鍵!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外在的世界,所以無法體會這個「照」字,這一位能夠觀照自己內在的菩薩和常人並不一樣的,由於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自我的內在的,他雖然也在觀看著這個世界,但卻是透過內在的世界再去觀察外在世界的,當集中在內在意識時,自我的內在就像有一盞明燈,如果透過內在的這盞明燈再去觀察外在世界的話就會產生一種「照耀」的情況,好像燈塔掃過黑暗的海面一樣,燈塔是照見海面的,所以觀自在菩薩也是照見人間世界的!

所謂的度一切苦厄,指的是當這一位觀自在菩薩發現人間的一切原來都是空幻時,當然所有的痛苦以及惡運也就同樣的變得不存在,如果常人會被痛苦以及厄運纏住而覺得非常苦惱的話,那是非常不值得的,這一點一般人非常難以相信,因為苦難確是非常真實的在折磨著自己的,為什麼你會這樣呢?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你一直注重著外在世界而你所有的情緒都受到外在世界的牽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任何事情你都無法作主,當然更不可能從煩惱及痛苦之中掙脫!

想要從煩惱及痛苦之中解脫唯一的方法就是學習觀自在菩薩,學習一套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在內在而觀照自我的技巧,觀自在菩薩非常了解這一點,當他看到世人被這種情境困住時,覺得人如果這樣生活的話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他想要幫忙你,教你這個方法,希望你能夠從人世間愛恨情仇的糾葛之中解脫出來,這就是度一切苦厄,也就是說他想要幫助每一個人!

把這段經文翻成白話意即:「有一位能夠觀照自己內在的人,當他在運用這種智慧而產生一種回到心靈故鄉而內心完全安定的感覺時,發現到世上的一切原本是不存在的,所以想要幫助世人,讓世人能夠擺脫痛苦以及厄運的糾纏!」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idichang 的頭像
    heidichang

    heidichang

    heidi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