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價值所繫即實力所在 2007/06/11 【陳一姍/特稿】



要在一片北歐熱中,以短短九個工作天,看到更深刻的北歐,對任何一個採訪團而言都是一大挑戰。不過,當我們走完丹麥、瑞典及挪威三國,整個系列報導的主軸卻清晰不過,那就是價值。北歐模式的挑戰,就是價值體系的挑戰。



不同於傳統國家報導,以政治、外交、經濟、社會切割,我們發現北歐模式是一體的。要了解這個與美式資本主義最極端不同的區域,如果不探索其價值體系,就無法理解其精髓。



不同於反貪腐、愛好和平、人權、尊重女性、環保在台灣還是道德層次的高標,在北歐,這些價值是公民倫理。因此我們的系列報導由「平等」開展,透過和平、清廉、美學、與自然共存價值所繫,介紹北歐模式實力所在。



我們也意外發現,採訪團這次的路徑,恰是一趟由根到果的旅程。



北歐五國分分合合,最靠近歐洲大陸的丹麥,正好是啟蒙民主思想輸入的第一站。從丹麥散布到瑞典、挪威,不同的民族性格與自然環境,又演化出不同的制度。譬如:丹麥以中小企業為主,勞工保障就比瑞典少。在移民政策上,土地面積小的丹麥、人口少的挪威也比瑞典更緊縮。



Re-invent,是我們這趟旅程常聽到的動詞。北歐人少,從來沒有閉關自守的本錢,當全球化步伐加快,北歐也無可避免面對挑戰、重新演進。從移民到歐盟認同,從福利調整到失業、勞工短缺的議題,北歐都在重新凝聚共識,進行調整。「這個世界沒有烏托邦,還要不斷改進,」左派智庫Agora主任圖珊一語道破。



台灣的烏托邦呢?什麼又是台灣社會引以為繫的價值呢?



====================================================================================



《現場觀察》賓客搭遊覽車赴皇宴、國王為沒付油錢致歉 少了氣派 丹麥瑞典皇室多了平實  2007/06/11【江靜玲】



我們在斯堪地納維亞期間,巧遇丹麥和瑞典兩國皇室互訪。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和席維亞皇后訪問哥本哈根,以及丹麥女王瑪格麗特和亨利克親王回訪瑞典南部的馬爾摩市時,我們都在現場,親睹北歐皇親貴族交誼盛事。相較於英國皇室富麗堂皇的作風,瑞典和丹麥皇室質樸簡約、平易的令人瞠目。 



這項互訪,兩國皇室都選擇了訪問城市的市政廳為宴會場所。在哥本哈根時,兩國皇室在御林軍護衛下,一路乘皇室馬車抵達市政府。但在這裡,沒有類似英國女王出巡時群眾夾道,揮舞國旗的盛況。皇室馬車行過處,雖有警察,卻沒柵欄圍堵。我們站在路邊的店家門前,就可看到坐在馬車裡的瑪格麗特女王,並向她揮揮手。 



瑪格麗特女王到瑞典南部的馬爾摩市回訪時,馬車不見了。只有穿著古老制服的老民兵和三兩保安人員站在市政府廣場前。大家以歡樂的心情觀看出入這項兩國皇室盛典的達官顯貴、社會名流。 



我們全程只看見一輛賓士,其餘穿著大禮服、戴著大勛章來參加皇宴的賓客,多是從極普通、甚至髒髒的車裡鑽出來,還有人搭計程車。更誇張的是,一台大遊覽車開進來,放下一批紳仕淑女們。 



與迄今在倫敦參加傳統正式皇宴,在入口處等唱名,才得進入大廳的英國禮儀相較,真難以想像。「斯堪地納維亞的皇室都很平易近人。這與我們平等社會的特質有關。」,瑞典廣播公司倫敦特派員藍柏格坦承他們的皇室不如英國氣派。但「斯堪地納維亞的皇室很現代化,懂得跟時代和社會行進。」 



一則插曲,可窺見北歐皇室的平民化。瑞典國王古斯塔夫有次自己開車與朋友出遊,到加油站加油並買零食。朋友付帳時,只付了零食未付油錢,以為朋友連油錢也支付的國王,開了車子便離開。為了追緝「不付帳」的惡客,加油站老板調出錄影帶報警處理。警方仔細一瞧,逃帳的傢伙「居然是國王!」。知道「債主」後,加油站老板寫信到皇宮「討債」。瑞典國王不但還錢並致歉。 



當英國查理斯王子因無法與平民卡蜜拉結合,反而造成黛妃的悲劇,北歐卻早已接受平民加入皇室。丹麥王儲的妃子是位澳洲平民。瑞典王位繼承人維多利亞公主的男友,不但是平民且是經營健身俱樂部的「小資本商」。維多利亞公主的母親,席維亞皇后是德國和巴西混血平民出身。這都未影響人們對北歐皇室的尊敬和愛戴。 



北歐皇室比起他們在英倫的遠房親戚要平實親民,也從另個角度反射北歐的平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idichang 的頭像
    heidichang

    heidichang

    heidi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